在长庆油田第二届员工创新发明的115项成果中,80%以上出自党员之手。长庆油田工会常务副主席张玉平6月28日对记者说:“党员已成为岗位攻关创新的先锋。”
长庆油田现有在岗党员2.4539万名,占员工总数的33%。党员中50%的同志工作在采油采气一线,在创新型企业建设中,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长庆油田各级党组织通过开展“党员创新争先锋”“党员人人有一手”等活动,把党员引入持续攻关创新的热潮中。据统计,近3年来,党员完成小改小革180多项,解决岗位安全及技术难题260多个,部分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长庆采油一厂青工侯宁同志有30多项创新成果在油田生产实践中落地生根。他发明的高压防喷双级光杆密封器,彻底解决了原有光杆密封器盘根易漏、更换频繁、发生井喷无法控制等问题。使用后,油井更换盘根次数由原来的每年60次减少到一两次,每口油井每年可降低成本近3000元。目前,长庆油田已在上万口油井使用高压防喷双级光杆密封器。
获得第九届国际发明成果展银奖的长庆采油六厂景忠峰同志,已有15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在修井作业中,为解决残渣废油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他反复试验,研制成功了蒸汽清蜡集流器。现场应用后,每修一口井可以减少污油泥1立方米以上。
长庆采油八厂员工刘军同志发明的双开式光杆断脱防喷装置,以前光杆断脱时原油会有泄漏,可能污染整个井组及周围环境。使用双开式光杆断脱防喷装置后,泄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平均每个作业区每年可挽回经济损失20万元。
管理上的创新也亮点纷呈。从采油工一步步成长为作业区党总支副书记的长庆采油二厂马琴,总结推出的“马琴工作法”,集“实用、简捷、可操作性强”为一体,已作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范本在全油田推广。
当过电焊工、电焊队队长,又转岗当采油工、采油站站长的长庆采油十厂刘玲玲同志,干一行学一行,管一行钻一行,2009年从焊工岗位转岗当采油站站长后,积极探索实践出一套适合采油站实际的“全能全岗、全岗轮换”工作法,不到一年时间就将采油站建成了油田示范站。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