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17时,地处海拔3900余米的康定县塔公乡夺拉嘎姆村的上空已渐入迷蒙,但木雅祖庆小学墙体垮塌的痕迹仍清晰可见。学校不远处,就是此次救灾的中枢——甘孜州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接近零下10度的气温,和着瑟瑟寒风,驻守在此的四川销售2名加油员和3名小额配送车司机显然有些扛不住,和震后的前两个夜晚一样,他们守候在“指挥部”的旁边,围坐在篝火边取暖,静静等待着前来加油的救灾车辆。
25日中午,总指挥部一名武警官兵走到小额配送车前,和油罐车司机说着什么。笔者迅速起身,迎向前去了解情况。“温度实在太低了,我们保障车里的柴油被冻住了,听说你们有负10号柴油,可以到我们指挥部帮忙加一下油吗?这是甘孜州政府提供的证明。”
“没问题。”几分钟后,一辆中国石油配送车就开进了抗灾总指挥部,车头悬挂着“抗震救灾应急保供”的横幅,车尾飘扬着五星红旗。“宝石花”穿梭于绿色帐篷间,为10余台武警保障车加注了负10号柴油。“我们为灾民保供,而你们中石油在为我们保供!”武警甘孜州支队一名中校军官简单的一句评价,让正在加油的员工陈德斌觉得很受用,“每到关键时刻,石油人能发挥巨大作用。”
今年54岁的甘孜销售员工陈德斌,已经是第三回驾驶小额配送车参与地震保供了,相较于前两次在汶川和芦山,他觉得这一次似乎更加困难些,“这里的晚上确实太冷了,平常动作也不敢太大,怕有高原反应,但一加起油来就忘了。”在康巴高原,走路速度太快都会感觉呼吸困难,然而,石油员工每次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都能做到迅速果敢。
时间回到22日16时55分,剧烈的摇晃后仅仅20分钟,17时15分,四川销售甘孜分公司临时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成立,一声令下,5个专业小组分工行动,一切救灾工作都按照每月一次的应急演练那样进行着。
于此同时,各加油站也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迅速组织员工检查加油机和输油管线,排查安全隐患。震后仅15分钟,康定片区5座在营站、毗邻震中的泸定片区8座站全部恢复营业,通信联系小组与341名在岗员工全部取得联系。 历经灾难考验的四川销售人很清楚,震后的保供刻不容缓。地震当晚,四川销售迅速调配20辆油罐车和5辆小额配送车赶赴灾区,同时在进入震中的从成都到康定30座加油站开辟了绿色通道,优先为政府、军警、医疗、电力等抢险救灾车辆加油,24小时不间断供应。截至27日12时,四川销售为灾区调入汽柴油调入2121吨,为抢险车辆提供油品1234吨。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