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最大的天然气企业——中国石油今天宣布全面进入冬季保供模式,全国范围内的天然气迎峰度冬也进入高潮。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迎峰度冬天然气总需求为882亿立方米,总供应量820亿立方米,缺口62亿立方米,供需状态为超紧平衡。
中国天然气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偏紧平衡状态。数据显示,中国天然气消费量从2009年的895亿立方米,增长到2013年的1680亿立方米,年平均增速15.64%。如果仅以国产天然气计算,供需缺口从2009年的40多亿立方米,扩大到2013年的500多亿立方米。
尽管进口天然气和LNG(液化天然气)成本较高,中国石油仍进口天然气、LNG超过208亿立方米,均比上年增加10%以上。
进入冬季后,因居民取暖等用气量激增,导致原本供应量不足的天然气缺口突然放大,造成巨大峰谷差。每逢取暖季,相关部门和天然气企业立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保证民用天然气的供应,这使得天然气冬季保供和交通春运、电力度夏一样,成为中国涉及民生的重大事件。
为保证供应,中国石油加大国内气田的勘探开发力度,同时,构筑了西北、西南、东北、海上四大能源通道。有关部门预测,2020年前,国内天然气市场将保持供应宽松格局。
随着国内气田生产、国内煤制气等非常规气量增加,以及来自中亚、俄罗斯及其他海外进口天然气、LNG的大幅增加,2020年后,国内天然气市场将逐步转入供需平衡格局。但是总体供需平衡,并不能消除冬季天然气峰谷差,冬季保供,在相当长时间内仍是常态。
在天然气总体供需平衡的情况下,解决冬季天然气紧张的主要方法是调峰。在气田产能不可大幅提高的情况下,调峰需要建设大量储气库、LNG设施。目前,由于储气库均由企业投资建设,在天然气价格机制没有理顺的情况下,进口天然气或者储气成本过高,企业难以负担。
中国石油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副总经理侯创业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说,中国天然气消费季节峰谷差大,调峰需求约占消费量的10%左右。截至2014年底,中国已建储气库17座,工作气量42亿立方米,仅占天然气消费量的2.3%。储气库建设周期长,光靠企业建设周期更长。
除储气库建设外,不可控因素如一些城市迅速推行“煤改气”等,也为冬季天然气供应和调峰造成新的压力。
中国石油新闻发言人曲广学表示,冬季保供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其解决方法已经超出天然气生产企业能力范畴,需要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全社会协调统筹解决。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