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瓦斯,关闭来气阀,外操注意现场”,硫黄装置工艺主管任慧霞一声令下,石家庄炼化燃烧了近20年的碱渣尾气焚烧炉被关停;“打开装置贫柴油总进口手动阀门,引柴油进装置,进行循环,启动制冷机组101,废气管道阀门打开”,随着一系列的操作指令的发出,取而代之的酸性水罐及脱硫醇尾气治理装置于12月15日顺利投用。
废旧焚烧炉的关停、新装置的顺利投运,不仅标志着石家庄炼化从根本上减少了有害介质的排放,而且实现了从“耗瓦斯向产瓦斯”的转变,实现了环保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过去可以说是费力不讨好,焚烧过程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瓦斯,处理效果不佳、还产生部分毒气,不利于装置的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生产。而现在大为不同了,新装置的投用不仅不用烧瓦斯,而且还能有效吸收烃类物质,不烧瓦斯反倒可以产瓦斯,真是一举两得。”新装置经过近一周的调整优化后,装置工艺工程师任慧霞欣喜地说道。
石家庄炼化80吨/时汽提脱硫装置自1995年建成投用以来,尾气焚烧炉一直承担着气分脱硫醇尾气的焚烧使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废气排放,但在废气焚烧过程中,仍会产生少量有毒有害气体,且瓦斯消耗量较大,可以说是处理效果差、能耗大。
新投用的装置采用“低温柴油吸收”工艺,有效利用了废气中烃类物质与柴油相似相容的吸收机理,通过逆流吸收的方式,使得废气中95%以上的油气被粗柴油吸收,有机硫化物也被全部净化。
工艺工程师任慧霞算了这么一笔账,焚烧炉的停运每月可节约瓦斯用量85吨,按照2900元/吨计算,每月节约成本24.6万元;而新装置投运后,按照设计值每月可生产瓦斯33吨,每月直接创效约9.6万元。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