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恒翔油脂有限公司坐落于中国第一个石油基地――玉门,是生产各类真空油脂和特种润滑脂的专业公司,集研究、开发、生产于一体的生产经营企业,具有几十年专业生产真空油脂和特种润滑脂的生产经验。

NEWS

新闻中心

提质增效 长庆油田稳转保稳产

2015-01-04 11:58 来源: 作者:

  在创造了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长庆速度”之后,从2014年开始,“长庆奇迹”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

  “长庆油田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由注重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向注重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的重要转型。”长庆油田领导如是说。

  更绿色的5000万吨

  就在长庆油田步入转型升级发展的同时,中国经济也在体验着一次“换挡”。在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随着资源环境等方面的诸多挑战,我国在GDP多年“保八”之后毅然调慢速度。

  调低增长目标,为了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2014年以来,国家在资源节约、土地征用、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连出台各项法律法规。这对工作区域分布在陕甘宁蒙4省(区)境内61个县市的长庆油田而言,其油气勘探开发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既面临着严峻考验,也带来了转型的新机遇。

  外在束缚增加,长庆人挑在肩头的重担丝毫不肯有失。他们深知,长庆油田对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在年产油气当量5195万吨高点上成为中国油气产业的领跑者之后,我国平均每生产6桶油气就有1桶来自长庆油田。

  2014年,是长庆油田实现油气当量5000万吨后保持稳产的第一年,也是平稳转型的第一年。

  4月2日,庆城。陇东环境保护现场推进专题会议在这里召开,长庆油田所有在家的公司领导全部出席。这是长庆油田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环保专题会议。

  这一天,大家不讲上产,只讲环保。

  他们谈起陇东环境保护“八件事”,谈起六项重点隐患治理项目,谈到华联站迁建、陇东采出水回注问题……在热烈的讨论中,长庆人越发坚定了呵护“绿色”的决心。

  长庆油田作业区域横跨陕、甘、宁、内蒙古和晋五省区。与几万口井、上万座井站和2000公里长输管道共存的,是42条河流、16座水库、10个水源保护区、6个自然保护区和1个林场。复杂、脆弱、敏感的生态环境,让长庆人战战兢兢。

  “开采油气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顾此失彼的事不能干!”这是长庆油田生态保护的宣言。

  地处腾格里沙漠腹地的榆林气田,从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买来黄土,将倒班点小区及井站2万多立方米沙土置换成黄土,满足植物种植条件。榆15集气站位于榆林市红石桥乡,全为沙土地,寸草不生。他们坚持“不见绿色不投产”,如今的榆15集气站绿树成荫、草坪连片。

  为了用好油田伴生气,让空气更洁净,采油三厂实施了“燃油改燃气、燃煤改燃气、燃气发电、燃气加温取暖”等一系列特色工程。目前,在示范区池46区块,伴生气的综合利用率已经达到了100%。仅这一个区块,不但每年会减少1.3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且可创造经济效益近3000万元,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更有效益的5000万吨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石油馆展台上一幕“守望”情景,感动了无数参观者:白雪皑皑的大山之中,一名采油女工带着她的狗倚在树旁守望着采油井站。

  这是长庆油田一线员工生活的真实场景。一个不幸的现实是,她们所守望的油井,正在以每年12%的速度进行产量自然递减。如果是气井,这一数字会更加残酷,达到30%~40%。

  “这是低渗透致密气藏的典型特征,主力气田苏里格就是这样的气田。它压力下降快,产量递减也快,达到30%~40%的递减率,稳产压力很大。”长庆油田气田开发处副处长吴正说。

  稳产5000万吨,着实不轻松,更何况长庆人要的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稳产。

  目前,苏里格气田单井产量小于5000立方米/天的井已占总井数的50%以上。随着气田开发时间延续,到开发中后期还会出现大批的低产井,长庆油田开发成本会越来越高。

  西气东输的另一个气源靖边气田的情况也不乐观。靖边气田如今已经生产了17年,由于生产的是酸性气体,设备老化的问题逐渐严重,安全隐患增加不少。“为此,每年的维护成本增加2000多万元。”吴正说。

  成本大增,效益何来?

  采气二厂财务科科长项琪告诉记者:“以前,大家苦日子过惯了,干什么都算计,观念也陈旧,反而做了‘丢西瓜、捡芝麻’的傻事。现在,通过国际对标,我们对自己的成本管理模式进行了重新梳理完善。”

  采气二厂建立起气田标准成本管理体系,并与全面预算管理相融合,通过实施成本对标管理,全厂的投资建设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操作和管理成本持续下降。仅今年上半年,通过采取单井数据传输技术提高数据采集稳定性、整合开发办公系统提高办公效率、调整缓蚀剂加注制度降低缓释剂消耗量三项成本降控措施,采气二厂节约成本35万元。

  除了“精于算计”外,长庆油田更从发展方针上进行调整。

  他们客观分析2014年工作量缩减、产建启动较晚、征借地土地难度加大等现实问题,提出了“总结、完善、优化、提升”八字工作方针。围绕这一方针,他们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大胆实施由规模建产向精细管理、由新区快速上产向老区长期稳产、由注重规模速度向突出质量效益的“三个转变”。

  由此带来的变化,让李明瑞感受深切。

  作为长庆油田勘探部副总地质师,李明瑞平时并不关心柴米油盐。但他清楚地知道,不管物价涨了多少,10年间长庆油田勘探成本一直维持在0.8美元/桶。

  有人比较过10年间的物价变化。10年前100元能买100斤大米,如今连50斤大米也买不来;10年前美元对人民币的比价是8,如今美元对人民币的比价只有6.2;10年来油价大起大落,股市大起大落,房价一日千里,地质条件一年年变差……然而,在李明瑞和他的同事们手中,在新技术和新观念的加持下,长庆油田勘探成本始终不变。

  如今,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有效控制投资成本费用支出,已成为长庆油田实现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更有后劲的5000万吨

  在长庆油田勘探部经理席胜利狭长的办公室里,五六张资源勘探形势图挂了整整一面墙,抬头就能看到各种颜色标注着不同勘探程度的区域。姬塬、陇东、靖安、安塞、吴旗……各个勘探热点都活跃着长庆的勘探队伍。今年,他们续写了储量增长传奇,连续第14年夺得全国油田储量增长第一名。

  储量,正是5000万吨稳产、油田顺利转型的后劲所在。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油田开发秉照先易后难的次序。经过多年开发,长庆油田的优质资源越来越少,储层、物性越来越差。“以前认为储层物性好的地方也只剩下边边角角了。”了解油田情况的人这样说。

  边边角角,是按照现有开发形势看到的地图。而在席胜利和他的同事脑海中,存在着另外一幅地图。在那幅地图上,不同沉积年代、不同成藏方式的油藏构成了一幅全息立体图景,如同神秘的星空,等待他们去遨游、探索。

  毋庸置疑,长庆油田有一支优秀的勘探队伍。在精细管理和技术进步的共同促进下,2014年油田的勘探工作获得了大丰收。

  在石油勘探方面,姬塬地区勘探取得了重大进展,初步探明亿吨级规模储量,落实16个含油有利区;盆地致密油勘探形成10亿吨级储量规模;镇北-合水地区石油勘探落实探明、预测储量近2亿吨,并发现多个高产富集区,展现了多层系勘探前景;陕北新层系勘探获日产55.67吨的高产工业油流井,发现新的高产富集区。

  在天然气勘探方面,盆地东部规模储量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新增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苏里格天然气整体勘探获得新进展,已落实基本探明储量超2000亿立方米,预计年底可新增规模储量超3000亿立方米;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勘探取得新突破,落实7个奥陶系中上组合含气富集区;陇东地区、天环北段及奥陶系膏下等新领域勘探获得重要发现,进一步拓宽了勘探领域。

  截至2014年9月底,长庆油田已经提交了天然气储量9000多亿立方米。10月26日,他们提交了原油储量9亿多吨。油气储量的丰硕成果,为长庆油田持续稳产提供了强大的资源基础。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